以下内容借鉴阿里开发手册。
1.循环体内,字符串的连接方式,使用 StringBuilder 的 append 方法进行扩展。 说明:下例中,反编译出的字节码文件显示每次循环都会 new 出一个 StringBuilder 对象, 然后进行 append 操作,最后通过 toString 方法返回 String 对象,造成内存资源浪费。 反例:
String str = “start”;
for (int i = 0; i < 100; i++) {
str = str + "hello"; }
2.单个方法的总行数不超过 80 行。 说明:包括方法签名、结束右大括号、方法内代码、注释、空行、回车及任何不可见字符的总 行数不超过 80 行。 正例:代码逻辑分清红花和绿叶,个性和共性,绿叶逻辑单独出来成为额外方法,使主干代码 更加清晰;共性逻辑抽取成为共性方法,便于复用和维护。
3.在 JDK7 版本及以上,Comparator 实现类要满足如下三个条件,不然 Arrays.sort, Collections.sort 会报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异常。
说明:三个条件如下
1) x,y的比较结果和y,x的比较结果相反。
2) x>y,y>z,则x>z。
3) x=y,则x,z比较结果和y,z比较结果相同。
反例:下例中没有处理相等的情况,实际使用中可能会出现异常:
new Comparator
@Override
public int compare(Student o1, Student o2) {
return o1.getId() > o2.getId() ? 1 : -1; }
};
4.不要在 foreach 循环里进行元素的 remove/add 操作。remove 元素请使用 Iterator
方式,如果并发操作,需要对 Iterator 对象加锁。
正例:
List
list.add(“2”);
Iterator
String item = iterator.next(); if (删除元素的条件) {
iterator.remove();
}
}
反例:
for (String item : list) { if (“1”.equals(item)) {
list.remove(item);
}
}
5.集合初始化时,指定集合初始值大小。
说明:HashMap使用HashMap(int initialCapacity) 初始化。
正例:initialCapacity = (需要存储的元素个数 / 负载因子) + 1。注意负载因子(即 loader factor)默认为 0.75,如果暂时无法确定初始值大小,请设置为 16(即默认值)。 反例:HashMap 需要放置 1024 个元素,由于没有设置容量初始大小,随着元素不断增加,容 量 7 次被迫扩大,resize 需要重建 hash 表,严重影响性能。
6.使用 entrySet 遍历 Map 类集合 KV,而不是 keySet 方式进行遍历。
说明:keySet 其实是遍历了 2 次,一次是转为 Iterator 对象,另一次是从 hashMap 中取出 key 所对应的 value。而 entrySet 只是遍历了一次就把 key 和 value 都放到了 entry 中,效 率更高。如果是 JDK8,使用 Map.foreach 方法。
正例:values()返回的是 V 值集合,是一个 list 集合对象;keySet()返回的是 K 值集合,是 一个 Set 集合对象;entrySet()返回的是 K-V 值组合集合。
7.利用 Set 元素唯一的特性,可以快速对一个集合进行去重操作,避免使用 List 的 contains 方法进行遍历、对比、去重操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