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wnd:对端通告的接收窗口(rwnd)用于流量控制
窗口值的大小就代表能够发送出去的但还没有收到ACK的最大数据报文段,显然窗口越大那么数据发送的速度也就越快,但是也有越可能使得网络出现拥塞,如果窗口值为1,那么就简化为一个停等协议,每发送一个数据,都要等到对方的确认才能发送第二个数据包,显然数据传输效率低下。
cwnd:TCP的拥塞控制算法就是要在这两者之间权衡,选取最好的cwnd值,从而使得网络吞吐量最大化且不产生拥塞
慢启动
虽然流量控制可以避免发送方过载接收方,但是却无法避免过载网络,这是因为接收窗口「rwnd」只反映了服务器个体的情况,却无法反映网络整体的情况。
为了避免过载网络的问题,慢启动引入了拥塞窗口「cwnd」的概念,用来表示发送方在得到接收方确认前,最大允许传输的未经确认的数据。「cwnd」同「rwnd」相比不同的是:它只是发送方的一个内部参数,无需通知给接收方,其初始值往往比较小,然后随着数据包被接收方确认,窗口成倍扩大,有点类似于拳击比赛,开始时不了解敌情,往往是次拳试探,慢慢心里有底了,开始逐渐加大重拳进攻的力度。
在慢启动的过程中,随着「cwnd」的增加,可能会出现网络过载,其外在表现就是丢包,一旦出现此类问题,「cwnd」的大小会迅速衰减,以便网络能够缓过来。
实际上接收窗口「rwnd」的合理值取决于BDP的大小,也就是带宽和延迟的乘积。假设带宽是 100Mbps,延迟是 100ms,那么计算过程如下:
BDP = 100Mbps * 100ms = (100 / 8) * (100 / 1000) = 1.25MB
具体可以参考:https://blog.csdn.net/lishanmin11/article/details/77165077